我与戛纳(戛纳电影节掌门人福茂日记)
书名: 我与戛纳(戛纳电影节掌门人福茂日记)
作者: (法)蒂耶里·福茂|译者:肖颖//陈钰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内容简介: 2015年5月25日,戛纳电影节闭幕翌日,蒂耶里·福茂写下蒂耶里·福茂著肖颖、陈钰清译的《我与戛纳(戛纳电影节 福茂日记)(精)》的第一篇日记。接下来的每 ,直至下一届戛纳电影节闭幕,他用363天完成了这部 由 A类电影节 执笔的编年史、断代史日记,带领读者进入戛纳电影节的中枢系统:从核心团队运作到评审团组建,从媒体大战到商业谈判,从私人选片到影展竞逐, 重要的是,要维护与 电影创作者的友善关系,从当年报名的1869部电影中完成官方年度选片。这是冒险的旅程,也是电影的盛宴,堪称向第七艺术和心怀信仰者致敬的杰作。这部史诗般的日记出自一位精力旺盛的创作者,呈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文风极具辨识度。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将深切地体认:电影所引发的激情,既充满感性的魅力又充满理性的智慧,这种 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在与世界的对话中共存,共赏。
从一个闭幕式到另一个闭幕式,十二个月的电影人生,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从戛纳、巴黎到里昂,从生活方式到日常琐事……我对发生过的一切毫无隐瞒。虽然这本书记录了一整届电影节,从上一届闭幕时开始记录,但并非事无巨细的长篇累牍!就像评论家安德烈·巴赞出版自己的文字时引用的帕斯卡尔《第十六封写给外省朋友的信》:“我没时间写得言简意赅。”我想清晰地描述这一切是如何运作的。我想介绍一支与其他领域不同却又相似的专业团队表现出来的凝聚力、承受力、信念感和才华。我想荣幸地引用罗贝托·罗西里尼的话:“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掠夺或评判,我来这里是为了给予。”……我希望本书就像电影《猛虎过山》里的那句台词:“这趟旅程是值得的。”
......